一根两米多长的晶体状石钟乳,倒挂在一个小支洞洞顶,其形状,头似猫头,身像狐狸,形态逼真,通身毛状针刺,洁白如雪,无论远观近瞧,没有一点杂质,毛发根根清晰,毛绒绒晶莹剔透,令人叹为观止。
它的成因是什么?目前还是个谜。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们认为:是由于毛细现象,含有这种晶体物质的水,从内部渗透出来形成的。北京地矿局的工程师们则认为:是由于雾喷,这种物质蒸发而后凝聚形成的这种毛状,丝绒状的大型晶体。
1993年第十一届国际洞穴学大会在北京召开,这里成为五百多名各国洞穴专家科学考察的对象,猫头银狐这一奇观为世界溶洞首次发现,被视为中华国宝。银狐洞也因此得名。
有诗为证:
惊世银狐玉无瑕,岩溶奇观冠中华;
科学探究终莫是,成因谜底落谁家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