紧邻北京房山银狐洞景区有一座古老小山村,名为下英水村,这座清代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。村子因居英水泉河下游而得名,如今已人去村空,唯有一座座古老破败的房屋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故事。
探访北京房山清代古村落|下英水村记事
紧邻北京房山银狐洞景区有一座古老小山村,名为下英水村,这座清代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。村子因居英水泉河下游而得名,如今已人去村空,唯有一座座古老破败的房屋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故事。
走在村子里狭窄的街道上,坍塌的石墙和青石板屋顶随处可见,但大部分的房屋依旧顽强地矗立着,它们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河,展现出了这座古老村庄的历史和文化。
村口最显眼的是两棵楸树,正值立夏时节,花开如锦。楸树曾经被村民供奉为神灵,每年秋天都会为它们安石培土,祈求它们的保佑,村里有什么重大活动也多是集中在这里进行。最神奇的是,本来生长在道路两侧的楸树,树冠竟然紧紧相拥在一起,远远望去不分彼此,树下则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门廊,为这座失落的村庄增添了些许生机和温情。楸树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寄托和记忆,它们成为了这个村庄的一部分。
这座古老的村庄有着许多精美的建筑,大部分建筑都是晚清时期的建筑风格。门楼两侧青石为基,青砖为柱,墙壁由石块和三合土砌成,外表抹上一层白灰。这种建筑方式已经保存了上百年的时间,令人惊叹。在小村中,大多数人家的房屋屋顶不是灰瓦,而是房山特有的青石板,也是当地村庄中很有特色的一景。
距离村中主街道不远处,一个两进的大宅院,屋内地面均为光滑的青石铺就,门框窗棂制作工艺很是精致,类似于中国结的图案,看起来曾经是大户人家。如今宅院的门口挂着牌子,显示家中需要安置几口人。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人家,若干年后是否还能够回忆起在这个小院落中的喜乐哀愁?
在村子里漫步,看到有几处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宅正在施工,据说村里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,如修缮古建筑、开发旅游民宿等。下英水村背靠凤凰山而建,小路弯曲有致,山下溪水潺潺,远处山峦层叠,这里是远离城市喧嚣,寻求清静的好去处。
作为后来人,我们应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古村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希望这些努力能够让下英水村重新焕发生机,继承百年历史文脉,传承中华文化精神,将对历史的情怀谱写成篇章。